不出意外的話,三星、臺積電的3nm芯片在明年也就是2022年,就會量產了。
而為了早日量產出3nm的芯片,臺積電、三星都是鉚足了勁,不斷地投資,以期早日量產,比如臺積電據稱已投入了200億美元用于3nm芯片的研發及相關設備,而三星也是大手筆投資,去年半導體設備就投入了32.9萬億韓元(約1876億元)。
而在近日,三星在IEEE國際集成電路會議上,更是全球首次秀出了采用3nm工藝制造的SRAM存儲芯片,并透露了3GAE工藝的一些細節。
而正是從三星透露的這些細節來看,三星的3nm芯片,可能會比臺積電的3nm,先進很多,當然提前是三星徹底地掌握了這些技術。
在說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先在談一談芯片的功耗問題。芯片的功耗由兩部分組成,一部分是電路邏輯狀態轉換產生的動態功耗,也就是芯片計算時產生的功耗,另外就是CMOS晶體管各種泄露電流產生的靜態功耗(又稱漏電流功耗)。
別小看了靜態功耗,也就是漏電流功耗,它事實上占到了芯片總功耗的50%以上,是芯片功耗最大的殺 手。
而為了減少漏電功耗,在28nm的時候,廠商們使用了FinFET(鰭式場效應晶體管),以替代傳統的平面式晶體管,這樣使得晶體管的電壓減小,從而漏電功耗也變小。
但按照技術演進,到7nm,最多到5nm時,這種FinFET晶體管技術就要淘汰了,由環繞柵極晶體管(GAAFET)接替,這樣晶體管的電壓會再次變小,靜態功耗也就小了。
因為每一代芯片工藝進步,都是以縮短CMOS晶體管的溝道長度為代表的,而溝道長度不斷縮短,漏電越嚴重,漏電功耗就越高。
但在5nm時,臺積電、三星為了穩妥,都沿用FinFET晶體管,沒有切換到GAAFET晶體管技術,導致目前5nm芯片功耗集體翻車,就是漏電太嚴重了。
而到3nm時,臺積電還是采用FinFET晶體管,但是三星轉向了GAAFET晶體管,所以我們看到三星表示3nm芯片,電壓只要0.23V即可,比FinFET降低了很多。
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,一旦三星的GAAFET晶體管技術徹底掌握的話,3nm芯片的漏電功耗相比于FinFET晶體管,將大大降低,也就是功耗大大降低。
事實上從三星公布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來了,三星表示3GAE可將晶體管密度增加最多80%,性能提升最多30%,或者功耗降低最多50%。而臺積電的3nm FinFET是晶體管密度增加70%,性能提升11%,或者功耗可降低27%。
當然,這里還是有一個前提,那就是三星的3nm技術徹底掌握,如果沒有掌握的話,那還不一定能夠與臺積電的基于FinFET晶體管技術相媲美,接下來就看臺積電與三星“神仙打架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