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發展日新月異,誰能想到十多年前我們還是用著小靈通,十多年后我們都已經準備進入全面智能時代了。
尤其是目前全球都面臨的5G更替潮,人們紛紛開始使用5G設備,因為其擁有更高頻段,更寬頻譜,這也是未來幾年主要的一個科技發展風向。
在5G時代,我國以華為和中興為代表,在技術標準、市場布局、新產品研發都紛紛處于全球領先隊列,出于我國在5G建設方面的龐大需求,更是助長了華為在我國的建設力度,搶到了國內最大的市場份額。
大家都知道,華為的實力放到全球也不輸任何一方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,但卻因為受到海外各方面的壓力,以致于很多國家放著明明最好用的不用,選擇了其他5G供應商的設備。
在全球通信設備廠商之間的份額之爭中,其中國產中以華為為首,截至2020年6月,華為一驚在全球范圍內拿到了96份5G商用合同訂單,中興則順利拿下了46個。
可惜的是,在施壓之下,歐洲各國選擇了非華為之外的5G設備,使得諾基亞以101分5G商業訂單險勝華為。
話說諾基亞雖然在手機方面被滅掉了氣焰,但是在通信設備領域,諾基亞悄然崛起,甚至揚言要聯合貝索斯的藍色起源,把4G網絡帶到月球,以支持地外網絡連接,讓未來在月球上探索居住的宇航員,能夠用上4G網絡上網。
不過雖然諾基亞險勝了華為,卻還是被第一名遠遠拋在了后頭。
全球范圍內,愛立信以131份5G商用合同訂單,拿下了市場份額第一名,作為通信設備的老牌巨頭,它的實力毋庸置疑。
不過諷刺的是,歐洲各國其實本來最開始選擇的廠商,是華為排在最前面的。
可惜受到了壓力,不得已,華為轉換了方向,開啟了5G商用的2B之路,既然不做通信廠商,那就做企業5G連接,搞起了5G挖礦,5G養豬,5G種植,5G醫療,5G城市建設等等應用場景。
5G終將改變我們的生活,但仍然希望,我們用上的5G,是中國制造。